每個(ge) 成功的商人背後都曾有過第一桶金,從(cong) 字麵意思上就能看出它的重要性,首先“第一”意義(yi) 非凡,不僅(jin) 能夠證實你之前的努力沒有白費,而且能夠成為(wei) 第二、第三乃至以後形成良性循環的啟動資金;是“桶”而不是罐,也不是缸,就說明它的數目是居中的。假如說“第一缸金”可能讓人感覺以後就光享福就行了,假如說賺的是“第一罐金”的話,那就顯得少了點,可能證實你之前的努力方向有偏差,這一“罐”對後麵業(ye) 務的再開展也米兰体育全站起不了多大作用。中國的語言魅力無窮,用第一桶金這四個(ge) 字來作為(wei) 一個(ge) 商人的初步勝利,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那麽(me) 對於(yu) 一個(ge) 國家來說,假如是通過貿易貿易實現國之崛起的話,那它跟作為(wei) 一個(ge) 商人並無多大差異,無非這個(ge) 國家就是一群商人的合集。作為(wei) 靠貿易貿易做到大國崛起的標誌性國家注定是英國無疑,那麽(me) 對於(yu) 英國來說,他的第一桶金是怎麽(me) 賺到的呢?有人猜是產(chan) 業(ye) 革命,不,產(chan) 業(ye) 革命重在進步生產(chan) 效率,為(wei) 貿易提供充足的貨源,以及提供更加順暢的交通服務;有人說是建立海外殖民地,也不是,殖民地的建立更多體(ti) 現在政治和軍(jun) 事層麵。對英國來說真正的第一桶金實在是通過三角貿易實現的。
一聽說這個(ge) 名詞,對曆史哪怕隻有一點點了解的人,也會(hui) 立馬聯想到販賣黑奴。確實,由於(yu) 我們(men) 平時所接觸的曆史資料中,對於(yu) 三角貿易描述時都將重點放在販賣黑奴題目上,甚至會(hui) 引申出一些具體(ti) 案例來體(ti) 現三角貿易有多麽(me) 的黑暗血腥。有人讀到這裏可能覺得我馬上要轉折了,甚至會(hui) 問:“你的這篇文章是想為(wei) 三角貿易洗白白嗎?”我的回答當然是不!販賣黑奴在三角貿易中的成分比例之高,血腥程度令人之發指,黑暗程度令人之唾棄,是任何人都洗不白的,是必須長久以來一直作為(wei) 反麵教材警示後人的,是作為(wei) 一個(ge) 文明世界盡對不應該再次重演的事件。
“那既然不轉折,你是想在這個(ge) 漆黑一片的黑奴貿易上再描黑一筆嗎?”不,我也沒那個(ge) 時間。咱們(men) 今天要說的核心點是:既然黑奴貿易那麽(me) 可惡,我們(men) 也都深進心底的了解了,除此之外,三角貿易就再也沒有別的值得我們(men) 研究的東(dong) 西了嗎?我們(men) 能不能試著把占三角貿易盡大部分利潤的這塊黑暗的大石頭,在唾棄它的同時搬開它,看看石頭下麵還有沒有壓著其他值得我們(men) 研究甚至學習(xi) 的東(dong) 西呢?比如說國際貿易。或許英國以三角貿易為(wei) 出發點,將其進行拓展為(wei) 全球貿易這一點對我們(men) 現代經濟社會(hui) 來說才是真正有用的東(dong) 西。
國際貿易這個(ge) 詞對於(yu) 當代人來說早已不再陌生,但對於(yu) 16世紀到19世紀的人來說,確實是具有開創性的。咱們(men) 談的是曆史話題,而不是經濟領域文章,假如談一些寬泛的經濟學名詞,反而不輕易引人進勝,甚至會(hui) 把想講明白的道理搞的一頭霧水,因此我們(men) 幹脆用具體(ti) 商品舉(ju) 例的方式,來方便大家理解英國所開創的這種貿易模式。
假設你從(cong) 華北收購蘋果,運往南方銷售,收回本錢並獲取利潤後空車返回,你所賺的利潤刨往運費,大致上所剩不會(hui) 太多;假設你拿賣出蘋果所收回的本錢加利潤,購進當地的柑橘運回華北銷售,那麽(me) 你就以同樣的運費本錢,收進了兩(liang) 倍的利潤;再假設你同樣從(cong) 北方收購蘋果,運往南方銷售後購進柑橘,將其運往西北銷售,再用更多的錢購進當地的小米運回華北再獲利潤,這就相當於(yu) 你增加了1/3的運費本錢,獲取了原先三倍的利潤,這就叫三角貿易。實在你還可以再引申,空運報價(jia) 海運價(jia) 格,所謂“三角”並不是特定有三個(ge) 點連成的貿易關(guan) 係,而是區別於(yu) 兩(liang) 點之間的貿易關(guan) 係,代表的是多點貿易。
對於(yu) 英國來說,正統的三角貿易是從(cong) 歐洲裝上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運到非洲,用銷售所得利潤和本金購買(mai) 黑奴運往北美,再獲取利潤後從(cong) 北美購買(mai) 當地特產(chan) ,裝滿船艙運回歐洲銷售再次獲得利潤。但是你要知道,對於(yu) 當時航海業(ye) 普遍發達的歐洲各大國來說,完成這一圈並不需要多少技術含量,也不存在什麽(me) 貿易機密,其他有海外擴張能力的國家都可以隨意的加進這個(ge) 三角貿易區,比如說幾乎與(yu) 英國同步發展海外殖民法國。那為(wei) 什麽(me) 英國貿易開展的更好,所賺的利潤更多呢?甚至英國的殖民地不僅(jin) 比法國的大幾倍,而且英國殖民地相較法國殖民地更加的穩固,英法之間在海外曾多次發生爭(zheng) 搶戰爭(zheng) ,總是以英國的勝利而結束,這其中的道理和奧秘是什麽(me) 呢?
實在總結起來就兩(liang) 點,而這兩(liang) 點又形成了一個(ge) 互相促進地良性循環。我們(men) 下麵就用最通俗的表達方式把這個(ge) 命題給解開:第一點是英國把三角貿易擴展為(wei) 全球貿易,而法國一開始是僅(jin) 限於(yu) 三角貿易,後來想擴展全球貿易沒擴展開來;第二點也是核心點,英國對於(yu) 自己的海外殖民地總是著眼於(yu) “硬開發”,而不是“軟擁有”,這一點又反過來促進了第一點的全球貿易發展。不理解沒關(guan) 係,下麵我們(men) 舉(ju) 例說明。
當這個(ge) 傳(chuan) 統的三角貿易區有了其他國家的參與(yu) 之後,英國為(wei) 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他便不再僅(jin) 限於(yu) 三點之間。比如設想一下,你從(cong) 歐洲把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運往非洲銷路怎麽(me) 樣呢?無非就是當時非洲的那些酋長階層,也就是所謂貴族會(hui) 購買(mai) ,他們(men) 用什麽(me) 購買(mai) 呢?當地大部分國家還沒有貨幣,就算有,這些歐洲國家也不會(hui) 認可,那麽(me) 一般就是用資源甚至人口來做交換,米兰体育全站,人口就是黑奴,資源是礦山、木材之類的有開發意義(yi) 的土地。那麽(me) 一個(ge) 酋長當剛開始的時候,看到一個(ge) 鍾表可能會(hui) 感覺很稀奇,但是要知道三角貿易持續了長達300多年時間,期間歐洲國家到底往了非洲多少趟沒辦法數清楚,歐洲就那麽(me) 多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酋長們(men) 的新奇勁頭兒(er) 過往了怎麽(me) 辦?這一點可以總結為(wei) 非洲對於(yu) 歐洲的近代化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的需求量是有限的,但是無論哪個(ge) 洲的任何人對日常生活用品和消耗品的需求量永遠是不間中斷的。
因此英國在往非洲之前,多了一個(ge) 環節,那就是從(cong) 印度采購棉花後到歐洲的棉紡廠進行加工,加工成的布料甚至衣物裝上貨船運往非洲,需求量瞬間變大。換上木材、黑奴運往北美,甚至還從(cong) 種植園經濟發達的北美的南部購買(mai) 甘蔗,運往產(chan) 業(ye) 比較發達的北美北部,再收購加工好的蔗糖運回歐洲,把這些貿易環節都買(mai) 通之後,英國的貿易要相較於(yu) 還處在傳(chuan) 統三角貿易的法國更加多元化,也更加全球化。
咱們(men) 再來看什麽(me) 叫“硬開發和軟擁有”,所謂的“硬開發”就是當英國擁有一塊殖民地,英國的政策往往是無論對待當地的土著居民,還是對待從(cong) 英國前往殖民地永久定居的英國人,要求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開發當地的土地,大力發展農(nong) 業(ye) 。這種拿殖民地當成家來經營的模式,與(yu) 歐洲其他國家的殖民方式大相徑庭。比如最早涉足海外殖民的西班牙,它就是到當地後馬上開始找礦山,發現了金子就大力開礦,再把開發出來的金銀銅鐵一船一船的運回歐洲用於(yu) 消費。所以當時西班牙的王室富的流油,同時花錢也如流水,最後錢也花幹淨了、礦山也挖幹淨了,就這麽(me) 不了了之了。可以說西班牙在海外殖民方麵占盡了先機,卻遠沒有後發製人的英法發展的好。
那法國呢?固然也側(ce) 重貿易,不像西班牙那般竭澤而漁,但是法國對於(yu) 殖民地的態度是一種標準的“軟擁有”,就是對於(yu) 法國人來說,打心眼裏看不起這些殖民地的土著,甚至覺得他們(men) 髒,離得遠遠的,單純就是為(wei) 了發展貿易賺取利潤而來,至於(yu) 你殖民地居民生活的好壞,發展的好不好與(yu) 我無關(guan) ,我就是為(wei) 了多賺錢發展好我法國本土而已。這就導致托生在法國手裏的那些殖民地極少有自身發展很好的,以前什麽(me) 樣,法國人走了還是怎麽(me) 樣,無非就是單純被掠奪了財富而已,離心力非常強。
幾乎同時到達美洲殖民的英法兩(liang) 國,英國人到了十三州就在那裏真正的揮灑汗水、開發土地、種植農(nong) 作物,城鎮變得越來越多,英國殖民者也徹底在北美紮下了根。而法國占有麵積比十三州大幾倍的路易斯安娜,但他們(men) 往了之後一方麵像西班牙那樣尋找自然資源,另一方麵從(cong) 當地土著手裏低價(jia) 購進土特產(chan) 運回歐洲,但是印第安人又能有多少土特產(chan) 呢?賺的那點錢還不如與(yu) 印第安人開戰所花費的開銷大。有時候法國人就不得不從(cong) 英國殖民者手裏購進農(nong) 產(chan) 品再銷售回歐洲,千航貨運 空運價(jia) 格,但是這個(ge) 利潤已經是被英國人“扒往一層皮”了的,顯然薄了很多。這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法國殖民者的產(chan) 業(ye) 在法國本土和英國殖民者的產(chan) 業(ye) 在殖民地當地之間的區別了。
英國這種對殖民地的“硬開發”,在三角貿易中的上風體(ti) 現的更為(wei) 明顯。比如法國跟英國一樣,同樣是從(cong) 非洲購買(mai) 黑奴運往北美,但購買(mai) 方都是英國在北美的殖民者,購買(mai) 黑奴為(wei) 的是幫助自己開發土地、種植農(nong) 作物,英國在北美洲南部的種植園經濟是黑奴的主要消費市場。也就是說英國越往北美運黑奴,在自己本國賺取利潤的同時,自己的海外殖民地也通過購買(mai) 黑奴在北美的根紮的越來越深。法國固然賺取了與(yu) 英國同樣販賣黑奴的利潤,但是同時它也幫助解決(jue) 了北美對於(yu) 勞動力的巨大需求,進一步幫助英國人在北美的紮根越紮越深。
有人可能會(hui) 覺得,英國之所以能夠從(cong) 印度購進棉花比法國多一層利潤,是由於(yu) 英國的殖民地遠大於(yu) 法國。但是你反過來想,大家一起出海,英國國土麵積隻是法國的一半,英國的人口隻是法國的1/3,英國的海外殖民地憑什麽(me) 就比法國大?原因就在於(yu) 這種良性循環,每到一個(ge) 地方他們(men) 就會(hui) 紮根一個(ge) 地方,越紮根利潤越厚,也就越有錢來拓展新的土地,而新殖民地越多,能夠開展全球貿易的環節也就越多,從(cong) 而也就更有錢。法國事左手拿一塊,右手拿一塊,當右手往拿的時候,左手這塊有可能會(hui) 丟(diu) 掉。也就是說當法國有錢有閑的時候,它能跟英國的海外拓展速度保持一致,但是當法國本土有事的時候,它便會(hui) 自顧不暇,甚至丟(diu) 掉一部分殖民地。但是英國就不會(hui) ,由於(yu) 英國的殖民地和本土都是各忙各的,甚至當英國卷進世界規模的戰爭(zheng) 時,它的殖民地還能跑過來反哺宗主國,這也就是為(wei) 什麽(me) 世界上至今有英聯邦沒有法聯邦。
總之,自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啟大航海時代之後,真正玩得轉的英國登場才算有了質變,它不僅(jin) 把雙邊貿易發展成三角貿易,後續還把三點擴展為(wei) N點,真正實現了貿易的全球化。在這個(ge) 過程中,也讓我們(men) 清楚的看到,西方標榜的所謂開啟全球貿易而給世界帶來的米兰体育全站改變和進步意義(yi) 中,離不開當時作為(wei) 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人民的辛勞付出和巨大貢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