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

 新聞     |      2020-04-22 14:40

索 引 號:

000014349/2014-00029

主題分類:

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文化

發文機關(guan) :

國務院

成文日期:

2014年03月03日

標  題: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

發文字號:

國發〔2014〕13號

發布日期:

2014年03月17日

主 題 詞: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

國發〔2014〕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的規模不中斷擴大、結構逐步優(you) 化,但核心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貿易逆差仍然存在,對外文化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還較低,有待進一步加強。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對於(yu) 拓展我國文化發展空間、進步對外貿易發展質量,對於(yu) 繼續擴大改革開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於(yu) 穩增長促就業(ye) 惠民生、提升國家軟實力、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具有重要意義(yi) 。為(wei) 進一步做好有關(guan) 工作,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ti) 要求

  (一)指導思想。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改革創新,完善機製,統籌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加強政策引導,優(you) 化市場環境,壯大市場主體(ti) ,改善貿易結構,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米兰体育全站參與(yu) 國際文化合作和競爭(zheng) ,把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優(you) 秀文化產(chan) 品推向世界。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籌發展。將發展文化產(chan) 業(ye) 、推動對外文化貿易與(yu) 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相結合,與(yu) 擴大國內(nei) 需求、改善人民群眾(zhong) 生活相結合,促進服務業(ye) 發展、拉動消費和投資增長。

  堅持政策引導。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千航貨運 空運價(jia) 格,依法監管,減少行政幹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的良好環境。

  堅持企業(ye) 主體(ti) 。著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業(ye) ,鼓勵各類文化企業(ye) 從(cong) 事對外文化貿易業(ye) 務,到境外開拓市場,形成各種所有製文化企業(ye) 積極參與(yu) 的文化出口格式。

  堅持市場運作。進一步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激發社會(hui) 活力,創新文化內(nei) 收留和文化走出往模式,努力打造我國文化出口競爭(zheng) 新上風。

  (三)發展目標。

  加快發展傳(chuan) 統文化產(chan) 業(ye) 和新興(xing) 文化產(chan) 業(ye) ,擴大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出口,加大文化領域對外投資,力爭(zheng) 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ye) ,千航貨運 空運價(jia) 格,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文化產(chan) 品,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搭建若幹具有較強輻射力的國際文化交易平台,使核心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狀況得以扭轉,對外文化貿易額在對外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大幅進步,我國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的份額進一步擴大,我國文化整體(ti) 實力和競爭(zheng) 力明顯提升。

  二、政策措施

  (一)明確支持重點。

  1.鼓勵和支持國有、民營、外資等各種所有製文化企業(ye) 從(cong) 事國家法律法規答應經營的對外文化貿易業(ye) 務,並享有同等待遇。進一步完善《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出口指導目錄》,定期發布《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ye) 目錄》和《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目錄》,加大對進選企業(ye) 和項目的扶持力度。

  2.鼓勵和引導文化企業(ye) 加大內(nei) 收留創新力度,創作開發體(ti) 現中華優(you) 秀文化、展示當代中國形象、麵向國際市場的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在編創、設計、翻譯、配音、市場推廣等方麵予以重點支持。

  3.支持文化企業(ye) 拓展文化出口平台和渠道,鼓勵各類企業(ye) 通過新設、收購、合作等方式,在境外開展文化領域投資合作,建設國際營銷網絡,擴大境外優(you) 質文化資產(chan) 規模。推動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出口交易平台建設,支持文化企業(ye) 參加境內(nei) 外重要國際性文化展會(hui) 。鼓勵文化企業(ye) 借助電子商務等新型交易模式拓展國際業(ye) 務。

  4.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鼓勵企業(ye) 開展技術創新,增加對文化出口產(chan) 品和服務的研發投進,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關(guan) 鍵技術和核心技術。支持文化企業(ye) 積極利用國際先進技術,提升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能力。

  (二)加大財稅支持。

  1.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杆作用,加大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等支持力度,綜合運用多種政策手段,對文化服務出口、境外投資、營銷渠道建設、市場開拓、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文化貿易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給予支持。中心和地方有關(guan) 文化發展的財政專(zhuan) 項資金和基金,要加大對文化出口的支持力度。

  2.對國家重點鼓勵的文化產(chan) 品出口實行增值稅零稅率。對國家重點鼓勵的文化服務出口實行營業(ye) 稅免稅。結合營業(ye) 稅改征增值稅改革試點,逐步將文化服務行業(ye) 納進“營改增”試點範圍,對納進增值稅征收範圍的文化服務出口實行增值稅零稅率或免稅。享受稅收優(you) 惠政策的國家重點鼓勵的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的具體(ti) 範圍由財政部、稅務總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分確定。

  3.在國務院批準的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從(cong) 事服務外包業(ye) 務的文化企業(ye) ,符合現行稅收優(you) 惠政策規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ye) 相關(guan) 條件的,經認定可享受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ye) 所得稅和職工教育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稅前扣除政策。

  (三)強化金融服務。

  1.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貿易可持續原則探索適合對外文化貿易特點的信貸產(chan) 品和貸款模式,開展供給鏈融資、海外並購融資、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倉(cang) 單質押貸款、融資租賃、銀團貸款、聯保聯貸等業(ye) 務。積極探索擴大文化企業(ye) 收益權質押貸款的適用範圍。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信貸條件的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ye) 和項目提供優(you) 質金融服務。

  2.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ye) 通過發行企業(ye) 債(zhai) 券、公司債(zhai) 券、非金融企業(ye) 債(zhai) 務融資工具等方式融資。積極發揮專(zhuan) 業(ye) 增信機構作用,為(wei) 中小文化企業(ye) 發行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ye) 集合票據、中小企業(ye) 私募債(zhai) 券等債(zhai) 務融資工具提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出口項目發行非金融企業(ye) 資產(chan) 支持票據和證券公司資產(chan) 證券化產(chan) 品。鼓勵有跨境投資需求的文化企業(ye) 在境內(nei) 發行外幣債(zhai) 券。支持文化出口企業(ye) 在國務院批準的額度內(nei) ,赴香港等境外人民幣市場發行債(zhai) 券。

  3.鼓勵保險機構創新保險品種和保險業(ye) 務,開展知識產(chan) 權侵權險,演藝、會(hui) 展、動周遊戲、出版物印刷複製發行和廣播影視產(chan) 品完工險和損失險,團體(ti) 意外傷(shang) 害保險、特定演職職員人身意外傷(shang) 害保險等新型險種和業(ye) 務。對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ye) 和項目,鼓勵保險機構提供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可采取靈活承保政策,優(you) 化投保手續。

  4.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和其他各類信用中介機構開發符合文化企業(ye) 特點的信用評級和信用評價(jia) 方法,通過直接擔保、再擔保、聯合擔保、擔保與(yu) 保險相結合等方式為(wei) 文化企業(ye) 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多渠道分散風險。利用中小企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等對符合條件的融資性擔保機構和擔保業(ye) 務予以支持。

  5.推進文化貿易投資的外匯治理便利化,海運報價(jia) 國際快遞,確保文化出口相關(guan) 跨境收付與(yu) 匯兌(dui) 順暢,滿足文化企業(ye) 跨境投資的用匯需求。支持文化企業(ye) 采用出口收進存放境外等方式進步外匯資金使用效率。簡化跨境人民幣結算手續和審核流程,提升結算便利,降低匯率風險。鼓勵境內(nei) 金融機構開展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ye) 務,支持文化企業(ye) 從(cong) 事境外投資。

  (四)完善服務保障。

  1.盡快培育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ye) 成為(wei) 海關(guan) 高信用企業(ye) ,享受海關(guan) 便捷通關(guan) 措施。對圖書(shu) 、報紙、期刊等品種多、時效性強、出口次數頻繁的文化產(chan) 品,經海關(guan) 批準,實行集中申報治理。為(wei) 文化產(chan) 品出口提供24小時預約通關(guan) 服務等便利措施。對文化企業(ye) 出境演出、展覽、進行影視節目攝製和後期加工等所需暫時進出境貨物,按照規定加速驗放。對暫時出境貨物使用暫準免稅進口單證冊(ce) (ATA單證冊(ce) )向海關(guan) 申報的,免於(yu) 向海關(guan) 提供其他擔保。

  2.減少對文化出口的行政審批事項,簡化手續,縮短時限。對國有文化企業(ye) 從(cong) 事文化出口業(ye) 務的編創、演職、營銷職員等,不設出國(境)指標,簡化因公出國(境)審批手續,出國一次審批、全年有效。對麵向境外市場生產(chan) 銷售外語出版物的民營文化企業(ye) ,經批準可以配置專(zhuan) 項出版權。

  3.加強相關(guan) 知識產(chan) 權保護,研究開展文化知識產(chan) 權價(jia) 值評估,及時提供海外知識產(chan) 權、法律體(ti) 係及適用等方麵谘詢,支持文化企業(ye) 開展涉外知識產(chan) 權維權工作。加強對外文化貿易公共信息服務,及時發布國際文化市場動態和國際文化產(chan) 業(ye) 政策信息。著力培養(yang) 對外文化貿易複合型人才,積極引進各類優(you) 秀人才。建立健全行業(ye) 中介組織,發揮其在出口促進、行業(ye) 自律、國際交流等方麵的作用。

  三、組織領導

  建立健全由商務、宣傳(chuan) 文化、外交、財稅、金融、海關(guan) 、統計等部分組成的對外文化貿易工作聯係機製,加強統籌協調,整合資源,推動相關(guan) 政策措施的落實,依法規範對外文化貿易工作。加強對外文化貿易統計工作,完善文化領域對外投資統計,同一發布對外文化貿易和對外投資統計數據。結合《文化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分類(2012)》,修訂完善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進出口統計目錄。

  各地區、各有關(guan) 部分要按照本意見的要求,切實加強對外文化貿易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盡快製定具體(ti) 實施方案,完善和細化相關(guan) 政策措施,紮實做好相關(guan) 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國務院

                              2014年3月3日

  (此件有刪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