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從(cong) 整體(ti) 上看待美國挑起的中美貿易戰,處理好堅持原則與(yu) 必要妥協、壞事還是好事、偶然還是必然等關(guan) 係。從(cong) 眼前看,美國當局發動中美貿易戰的直接目的是在朝鮮半島生事,讓中國多買(mai) 他的商品,全麵打壓我國第一、二、三產(chan) 業(ye) 發展,特別是“2025製造”規劃。從(cong) 長遠和根本上說,由於(yu) 中美合作共贏關(guan) 係的中方原有物質資源和發展方式的紅利已相對匱乏,美國國內(nei) 經濟題目嚴(yan) 重和對我國和平演變企圖進一步幻滅,中美意識形態和社會(hui) 製度根本不同,美國想對我國“半渡而擊”、不希看中國發展強大等原因,中美衝(chong) 突一定會(hui) 有的。我們(men) 要開釋最大的誠意,盡力保持與(yu) 美國合作共贏的經貿關(guan) 係與(yu) 外交關(guan) 係,但應高度警惕其所謂“軟實力”“巧實力”和“巧競爭(zheng) ”,對實在施的全方位打壓和遏製政策有所預備。
[關(guan) 鍵詞]中美關(guan) 係 中美貿易戰 霸權主義(yi) “2025製造” 和平演變
當世界各國翹首企盼攜手共渡國際金融危機難關(guan)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之時,風雲(yun) 突變,美國當局在全球特別是對中國燃起貿易戰的烽煙。妥善處理這場中美貿易戰,是當前我國外交乃至其他各項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爭(zheng) 得我國未來發展戰略機遇期的基本性條件。
一、如何從(cong) 整體(ti) 上看待中美貿易戰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美兩(liang) 國不僅(jin) 經濟深度融合,而且在其他方麵也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中美關(guan) 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guan) 係之一。兩(liang) 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全球發展繁榮方麵擁有廣泛共同利益、肩負著重要責任。保持中美關(guan) 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liang) 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hui) 的普遍期待。”[1]
在我國40年的對外開放過程中,美國從(cong) 中國獲得的各方麵的利益,盡對不比中國從(cong) 美國獲得的少。所謂中國獲利最大、最多,甚至說中國掠奪了美國,完全是美國各方資本刻意製造的謊言和假象。他們(men) 企圖以此為(wei) 各自選戰造勢,並轉移其國內(nei) 愈發尖銳的種種矛盾,更是企圖繼續使用其他方式在中國掠奪新的甚至更大的逾額利潤和利益。
中美貿易戰是美國當局悍然發動的,中國僅(jin) 是被迫應對和有限的必要反擊。美國當局發動的貿易戰,與(yu) 習(xi) 近平主席代表中國政府多次提出的深受全世界盡大多數國家熱讚的“共商、共建、共享”三大原則是完全相悖的。
美國當局發動的貿易戰僅(jin) 僅(jin) 是企圖“讓美國重新偉(wei) 大”即恢複美國在全球霸主地位的全球戰略的序幕,更大的戰略企圖仍然隱躲在後頭。美國當局發動的貿易戰,盡不僅(jin) 僅(jin) 是經濟戰,更是政治戰,是企圖倒逼我國進行所謂的“結構性改革”,讓我國改變和埋葬自己道路、製度、理論和文化的前哨戰。我國主動推進的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等,是為(wei) 了進一步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需求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需要,這與(yu) 美國企圖誘導我國進行的“結構性改革”有著原則和本質的不同。美國當局盡不僅(jin) 僅(jin) 是對中國開戰,同時也是向世界其他各國特別是各國人民開戰。當然,對華貿易戰是其重點。
美國無論共和黨(dang) 還是民主黨(dang) 、無論是軍(jun) 工體(ti) 還是華爾街的主張沒有本質區別,僅(jin) 是代表其所在團體(ti) 利益和策略手段有所不同而已;他們(men) 的手段會(hui) 隨著具體(ti) 條件變化而隨時改變,但他們(men) 的戰略目的是共同的,並且從(cong) 未改變。比如,他們(men) 近期又提出的所謂“巧競爭(zheng) ”策略,隻不過是其軟實力、巧實力等種種說法的又一個(ge) 概念新變換,是為(wei) 了更好地達到其稱霸世界的目的。我們(men) 要充分熟悉他們(men) 之間的不同利益,並盡可能做好他們(men) 的工作,與(yu) 其各黨(dang) 、各派尋求共同利益,但同時也必須記住馬克思早就提醒過的論中斷:“資本的每一個(ge) 特殊部分和每一個(ge) 資本家,都同樣關(guan) 心總資本所使用的社會(hui) 勞動生產(chan) 率”;“我們(men) 在這裏得到了一個(ge) 數學一樣精確的證實:為(wei) 什麽(me) 資本家在他們(men) 的競爭(zheng) 中表現出彼此都是假兄弟,但麵對整個(ge) 工人階級卻結成真正的共濟會(hui) 團體(ti) ”。[2]
從(cong) 眼前看,中美貿易戰必將影響甚至較大地影響中美兩(liang) 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貿易戰沒有贏家,中美貿易戰對我國也是壞事;但從(cong) 長遠和根本上看,這一“壞事”恰恰可以倒逼著我國背水一戰,促使我國下決(jue) 心在國內(nei) 實施創新戰略,對外實施“一帶一路”倡議,使得中美貿易戰成為(wei) 我國爭(zheng) 得新的發展戰略機遇期的“強大外在動力”。毛澤東(dong) 曾說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是中國人形收留某些蠢人的行為(wei) 的一句俗話。”[3]現在這個(ge) 世界上,不是還有這樣的蠢人嗎?毛澤東(dong) 還多次誇大: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好事。假如美方一意孤行,執意把中美貿易戰打到底,中國就要把原則的堅定性與(yu) 策略的靈活性有機有效地結合起來,奉陪到底,終極受到傷(shang) 害的極可能是美國當局,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勢必以更加嶄新的麵貌屹立於(yu) 世界之林。這將是我們(men) “道路、理論、製度、文化”這“四個(ge) 自信”的對外延伸。
無論共和黨(dang) 還是民主黨(dang) 執政,中美之間都有一個(ge) 長期的合作、競爭(zheng) 、博弈而本質上是較量的過程,盡不可能通過幾次談判就一勞永逸地解決(jue) 題目,即使到2050年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之後,中美之間仍會(hui) 有種種新的較量。在對中美之間這種合作、競爭(zheng) 、博弈而本質上是較量的時段的估量和預備上,寧肯長些,不要短了。這也正如毛澤東(dong) 在論述相關(guan) 題目時所說,這需要一個(ge) 相當長的曆史時期才能解決(jue) 。當然,有時以合作為(wei) 主,有時則以較量為(wei) 主。在長期合作、競爭(zheng) 、博弈而本質上是較量的過程中,應堅持把原則的堅定性與(yu) 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避免犯“左”的或右的錯誤。
二、正確看待和恰當應對當前中美貿易戰的幾對關(guan) 係
1.堅持原則與(yu) 必要妥協
有同道以為(wei) ,美國當局打響中美貿易戰,已充分暴露了美帝國主義(yi) 的野心和本質,我們(men) 不應對美國有任何妥協,無非再關(guan) 起門來重過幾年苦日子,完全依靠自力更生,一切題目都會(hui) 迎刃而解。也有同道以為(wei) ,我國目前所有題目的解決(jue) 全部取決(jue) 於(yu) 國內(nei) GDP能否增長,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韜光養(yang) 晦戰略方針盡不動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與(yu) 美國攤牌、決(jue) 裂;隻要我們(men) 始終一心一意埋頭做好國內(nei) 經濟工作,再持續發展幾十年,其他一切題目就會(hui) 迎刃而解。有同道甚至還以為(wei) ,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把搞好中美關(guan) 係作為(wei) 中國核心利益裏的核心加以維護,甚至不惜犧牲我國部分主權、領土完整和發展利益,以一片赤誠之心換取美國當局與(yu) 我國的戰略共叫,為(wei) 我國進一步贏得新的重要戰略發展機遇期。以上看法,都值得商榷。
為(wei) 了回答要不要對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做出必要的妥協這一重要題目,很有必要重溫列寧和毛澤東(dong) 當年的相關(guan) 論述。1920年4~5月間,針對當時有人反對蘇維埃政權同德國帝國主義(yi) 及其同盟國簽訂的布列斯特和約,列寧在其名著《共產(chan) 主義(yi) 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指出:“‘原則上’反對妥協,不論什麽(me) 妥協都一概加以反對,這簡直是難於(yu) 認真對待的孩子氣”;“有各種各樣的妥協。應當善於(yu) 分析每一個(ge) 妥協或每一種妥協的環境和具體(ti) 條件”[4];“不收留許機動、通融和妥協,這就犯了錯誤,這種錯誤會(hui) 使共產(chan) 主義(yi) 運動受到最嚴(yan) 重的危害”。[5]1922年11月,列寧在莫斯科蘇維埃全會(hui) 上指出:“我們(men) 將就資本主義(yi) 強國而作出的很多讓步,使它們(men) 有充分的可能同我們(men) 來往,保證它們(men) 的利潤,有時可能是比應得的更大的利潤。”[6]
1945年8月26日,海運報價(jia) 國際快遞,在往重慶與(yu) 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的前兩(liang) 天,毛澤東(dong) 在為(wei) 中共中心起草的對黨(dang) 內(nei) 的通知中指出:“在談判中,國民黨(dang) 必定要求我方大大縮小解放區的土地和解放軍(jun) 的數目,並不許發紙幣,我方亦預備賜與(yu) 必要的不傷(shang) 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讓步。無此讓步,不能擊破國民黨(dang) 的內(nei) 戰陰謀,不能取得政治上的主動地位,不能取得國際輿論和國內(nei) 中間派的同情,不能換得我黨(dang) 的正當地位和和平局麵。但是讓步是有限度的,以不傷(shang) 害人民根本利益為(wei) 原則。”毛澤東(dong) 還說:“在我黨(dang) 采取上述步驟後,假如國民黨(dang) 還要發動內(nei) 戰,它就在全國全世界眼前輸了理,我黨(dang) 就有理由采取自衛戰爭(zheng) ,擊破其進攻。”[7]
盡管當今中美貿易談判與(yu) 當年列寧、毛澤東(dong) 所談到的情況有很大甚至有的方麵有本質的不同,但有些原則性做法很值得我們(men) 本日鑒戒。1949年3月,毛澤東(dong) 說:“我們(men) 的原則性必須是堅定的,我們(men) 也要有為(wei) 了實現原則性的一切許可的和必須的靈活性。”[8]1957年11月,毛澤東(dong) 說:“原則性和靈活性的同一,是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原則,這是一種對立麵的同一。”[9]
中美經濟相互依存的現狀,是幾十年來兩(liang) 國各自需求發展的必然結果。1971年8月,美國尼克鬆政府被迫公布放棄“金本位製”,實行黃金與(yu) 美元比價(jia) 的自由浮動之後,布雷頓森林體(ti) 係正式解體(ti) 。接著,美國開始搞所謂的“金融創新”。1978年12月,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後,逐漸走上了“世界製造工廠”的發展道路。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講,經過我國40年的改革開放,中美兩(liang) 國經濟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事實上的相互依存的狀態,這在短時間內(nei) 不應也難以改變。正因如此,2019年2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見來華美國貿易代表時說:“中美兩(liang) 國誰也離不開誰,合則兩(liang) 利,鬥則俱傷(shang) ,合作是最好的選擇。對於(yu) 雙方經貿分歧和摩擦題目,我們(men) 願意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決(jue) ,推動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當然,合作是有原則的。”[10]我國政府在與(yu) 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時做出必要的妥協,以換取其他方麵更加重要的利益,這是非常必要和完全正常的。那種以為(wei) 在與(yu) 美國談判時不能做任何妥協的想法不僅(jin) 是不現實的,同時也是極其錯誤的。
在蘇東(dong) 劇變的特定背景下,鄧小平提出了“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yang) 晦、決(jue) 不當頭、有所作為(wei) ”24字方針,這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yi) 。我們(men) 還可以把這24字方針簡化為(wei) “韜光養(yang) 晦、有所作為(wei) ”這八個(ge) 字,但盡對不能僅(jin) 僅(jin) 理解為(wei) “韜光養(yang) 晦”這四個(ge) 字。必須明確,韜光養(yang) 晦僅(jin) 僅(jin) 是手段,而有所作為(wei) 才是目的,空運報價(jia) 海運價(jia) 格,不能把搞好中美關(guan) 係理解為(wei) 唯一目的。這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合作是有原則的。中美合作是在原則基礎上的合作,不能以為(wei) 中美合作本身就是目的、是第一位的,而中國保衛自身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第二位的,是為(wei) 建立良好的中美關(guan) 係而服務的。這樣理解,就完全背離了以習(xi) 近平同道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心的指示精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外交原則。韜光養(yang) 晦與(yu) 有所作為(wei) 是一個(ge) 題目的兩(liang) 個(ge) 方麵、缺一不可。我國已經深度參與(yu) 經濟全球化,國際國內(nei) 經濟、政治、文化等兩(liang) 個(ge) 大局亟待統籌。不能僅(jin) 埋頭國內(nei) 經濟工作,甚至僅(jin) 一心一意維持GDP的增長,這樣下往不僅(jin) 無法維護GDP的持續增長,還會(hui) 在不久的將來為(wei) 我國穩定發展帶來更多、更大的題目。
目前的格式表明,我國政治的穩定程度高於(yu) 美國、穩定期也長於(yu) 美國,這就給我國盡可能管控好中美矛盾和盡快發展自己的戰略期贏得了時間。特朗普上任以來,美雖在就業(ye) 率、股票市場、淨資產(chan) 與(yu) 可支配收進比等方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攀升,但其股市已處於(yu) 周期高位,減稅使全球美資回流的資金沒有進進實體(ti) 經濟,特別是其國債(zhai) 利率倒掛,強勢美元走弱,使得美國並沒有實力徹底封閉自己、孤立別人,一時無法改變在經濟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美格式。最近,特朗普總統忽然提出邀請我國參加裁軍(jun) ,有著多重意義(yi) ,其中一個(ge) 原因就是美國經濟著實處於(yu) 越來越困難的境地。我國政治經濟製度和文化道義(yi) 上的強大上風,人口、產(chan) 能和市場體(ti) 量較大、較多的上風等,都決(jue) 定了我國事美國和西方跨國資本聯合起來的改造對象,即用軟實力、巧實力和巧競爭(zheng) 搞垮的對象,而不是用硬實力所能擊垮的對象。隨著我國國力的不中斷壯大,隨著他們(men) 自身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全麵危機的逐步到來,以美國為(wei) 首的少數西方發達國家,必然會(hui) 抱著“冷戰思維”不放,會(hui) 采取曆史上采取過的甚至從(cong) 來沒有采取過的各種軟硬手段,圖謀搞垮我國。特別是他們(men) 寄希看於(yu) 我國國內(nei) 自亂(luan) ,即他們(men) 所謂的“顏色革命”大功即將告成之日,就可能同時祭起必要的硬實力,使其成為(wei) 壓垮我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men) 當然希看建設一個(ge) 和諧美好的世界,我們(men) 也必須與(yu) 世界上一切國家進行全方位的外交,並盡最大氣力爭(zheng) 取與(yu) 以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國家合作。但我們(men) 也會(hui) 牢記列寧在實行新經濟政策後所指出的:“現在擺在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眼前的是截然不同的任務。我們(men) 現在對一切都要計算”;“處在資本主義(yi) 環境裏,我們(men) 應當計算怎樣保證我們(men) 的生存,怎樣才能從(cong) 我們(men) 敵人那裏獲得利益。敵人當然是要討價(jia) 還價(jia) 的,他們(men) 永遠不會(hui) 忘記討價(jia) 還價(jia) ,而討價(jia) 還價(jia) 是為(wei) 了占我們(men) 的便宜。這一點我們(men) 也不會(hui) 忘記,我們(men) 決(jue) 不會(hui) 幻想某某地方的生意人會(hui) 變成羔羊,而且會(hui) 白白給我們(men) 各種好處。”[11]正因如此,在處理中美關(guan) 係時,原則必須堅持。什麽(me) 是我們(men) 必須堅持的原則?在國內(nei) ,最為(wei) 主要和根本的,一是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二是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在對外關(guan) 係上,就是果中斷保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保衛國家政治經濟金融安全和發展利益。在與(yu) 美談判中,牢記毛澤東(dong) 關(guan) 於(yu) 在與(yu) 美對抗題目上要防止“左”的傾(qing) 向、在與(yu) 美合作題目上要防止右的傾(qing) 向的思想,果中斷打破美方企圖通過西方所謂規則規製誘導甚至倒逼我國進行所謂的“結構性改革”,讓我國放棄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
1960年2月,毛澤東(dong) 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shu) 》時說:“根本的題目是製度題目,製度決(jue) 定一個(ge) 國家走什麽(me) 方向,隻要還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就決(jue) 定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總是要同帝國主義(yi) 國家相對立的,妥協總是暫時的。”[12]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展了毛澤東(dong) 的這一思想。總書(shu) 記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上說:“改什麽(me) 、怎麽(me) 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為(wei) 根本標準,該改的、能改的我們(men) 果中斷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果中斷不改。”[13]假如套用這一原則,我們(men) 也完全可以說,在中美貿易談判中,我們(men) 能讓的可以讓,必要時都可以讓;但不該讓的我們(men) 果中斷不讓。美國當局曾利用中美貿易摩擦,企圖引誘我國在處理朝鮮半島題目上做無原則讓步。以習(xi) 近平同道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心審時度勢,果中斷保衛我國的核心利益,從(cong) 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僅(jin) 僅(jin) 10個(ge) 月時間裏,朝鮮勞動黨(dang) 委員長、國務委員會(hui) 委員長金正恩接連四次訪問我國,這就打亂(luan) 了美國當局的戰略部署,為(wei) 爭(zheng) 取東(dong) 北亞(ya) 和平和我國周邊安全乃至新的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取得了階段性的重要勝利。
我們(men) 堅信,以習(xi) 近平同道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心知己知彼、胸有成竹、指揮若定並進退有度,把原則的堅定性與(yu) 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把堅守的原則與(yu) 必要的妥協結合起來,把眼前利益與(yu) 長遠根本利益結合起來,我國一定是中美貿易戰的共贏者甚至是勝利者。
2.壞事還是好事
中美貿易戰如同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似乎是突如其來。從(cong) 此出發和認定題目,則往往以為(wei) 中美貿易戰如同國際金融危機一樣,是盡對的壞事。從(cong) 一方麵說,這一看法完全有道理,由於(yu) 中美經濟貿易聯係已經十分緊密。從(cong) 第一產(chan) 業(ye) 看,美國事世界上耕地麵積最大的國家,人均耕地10畝(mu) 多。我國人均耕地麵積排在世界第126位以後,全國人均耕地麵積1.39畝(mu) ,美國人均耕地麵積是我國的7倍多。我國以家庭承包為(wei) 經營單位,不可能產(chan) 生規模經營效益,美國畝(mu) 產(chan) 是我國的近一倍。我國肉禽蛋奶和食油等副食主要靠進口解決(jue) ,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約為(wei) 30%,農(nong) 產(chan) 品中的大豆進口依存度高達85%,美國大豆出口依存度50%且約25%的大豆出口至中國。就是國內(nei) 產(chan) 的肉禽蛋奶等,也有相當比例是在華外資企業(ye) 生產(chan) 的。從(cong) 第二產(chan) 業(ye) 看,目前在美國戶外休閑業(ye) 進口產(chan) 品中,41%的服裝、72%的鞋靴和84%的旅行用品來自中國。中國生產(chan) 的玩具、箱包和家具分別占美國市場的86%、61%和44%。目前在中國使用的蘋果手機多達3.1億(yi) 部,是美國使用蘋果手機的兩(liang) 倍以上。中國已經購置1000多架波音公司飛機,現在在中國運營的商用噴氣式客機中50%以上是波音飛機。從(cong) 第三產(chan) 業(ye) 看,2008年以來的短短10年時間裏,美國聯邦債(zhai) 務已經從(cong) 10.6萬(wan) 億(yi) 美元躍升到22.01萬(wan) 億(yi) 美元,而中國目前持有量為(wei) 1.12萬(wan) 億(yi) 美元。美元若升值,不僅(jin) 中國出口換匯會(hui) 減少,而且外資還可能較大規模流出;美元貶值,中國外匯儲(chu) 備會(hui) 縮水。一般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回報率為(wei) 22%,2008年美國在中國投資回報率卻為(wei) 33%,而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zhai) 的收益率僅(jin) 為(wei) 3%~4%。美國事全球最大貿易逆差國,中國事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占比8%)、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占比21%)和第一大貿易逆差國(占比47%)。中國也是美國的第一大進口國。[14]美國當局對世界特別是對中國開展貿易戰,必然會(hui) 極大影響世界的和平與(yu) 發展,也必然會(hui) 對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進程產(chan) 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但是,我們(men) 也必須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麵。毛澤東(dong) 說:“我們(men) 必須學會(hui) 全麵看題目,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麵,也要看到它的反麵。在一定條件下,壞的東(dong) 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15]毛澤東(dong) 在這裏說的“一定條件下”,就是要發揮正確的主觀能動性。自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多多難多難,這是壞事。但是,多多難多難催生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誕生與(yu) 壯大,催生了以毛澤東(dong) 為(wei) 傑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促使中國人民普遍覺醒,這才誕生了社會(hui) 主義(yi)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又是好事。“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禍與(yu) 福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講,僅(jin) 憑道理教育不了人,沒有多難難就沒有輝煌。1965年2月,世界知識出版社在《赫魯曉夫言論》第三集的出版說明中引用了毛澤東(dong) 如下的話:“革命的政黨(dang) ,革命的人民,總是要反複地經受正反兩(liang) 個(ge) 方麵的教育,經過比較和對照,才能夠鍛煉得成熟起來,才有贏得勝利的保證。我們(men)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有正麵教員,這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也還有反麵教員”;“假如隻有正麵教員而沒有反麵教員的作用,就不是一個(ge) 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yi) 者。”[16]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講,沒有蔣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就誕生不了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沒有慘烈的湘江一戰,8萬(wan) 多紅軍(jun) 僅(jin) 剩3萬(wan) 多,就不會(hui) 有後來的遵義(yi) 會(hui) 議,就不會(hui) 確立毛澤東(dong) 在黨(dang) 內(nei) 的領導地位。任何殷殷的正麵教育都代替不了反麵教員和反麵教材特有的甚至是刻骨銘心的作用。
正因如此,1970年12月18日,毛澤東(dong) 在會(hui) 見美國友好人士斯諾時說:“我是不喜歡民主黨(dang) 的,我比較喜歡共和黨(dang) ,我歡迎尼克鬆上台。為(wei) 什麽(me) 呢?他的欺騙性也有,但比較少一點,你信不信?他跟你來硬的多,來軟的也有”;“我喜歡世界上最反動的人。我不喜歡什麽(me) 社會(hui) 民主黨(dang) ,什麽(me) 修正主義(yi) 。修正主義(yi) 有它欺騙的一麵。”[17]
從(cong) 另外一麵講,如同抗日戰爭(zheng) 一樣,中美貿易戰打得越持久、越慘烈,越能教育中國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長期以來,帝國主義(yi) 者總是把自己打扮成文明的、高尚的、人性的化身,欺騙了不少人。中美貿易戰中,美國當局越是不講道理,越是做出出格之事,對我國來說越是壞事,但又能幫助我們(men) 進一步認清霸權主義(yi) 的本質,壞事就能夠變好事。強大而又蠻橫的敵人,恰恰就是最好的老師。美國每一次對中國赤裸裸的搗亂(luan) ,都能起到這種作用。1948年8月,麵對美國帝國主義(yi) 的封閉威脅,毛澤東(dong) 曾經說:“多少一點困難怕什麽(me) 。封閉吧,封閉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題目都解決(jue) 了。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18]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航天業(ye) 一直是西方封閉的重點,改革開放後西方反倒對我國的航空業(ye) 有一定程度的開放。試看本日兩(liang) 個(ge) 領域,我國的航天業(ye) 已是全球的領跑者,而航空製造業(ye) 卻幾乎是在原地踏步。在今後一些年內(nei) ,在以習(xi) 近平同道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心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在錯綜複雜的國際鬥爭(zheng) 中,將會(hui) 經曆更多風雨,經驗更加豐(feng) 富,中國必將會(hui) 更加強大。而個(ge) 別自以為(wei) 是的霸權主義(yi) 國家卻經常事與(yu) 願違,一直在無意間做中國“最好的老師”。
3.偶然還是必然
有同道把美國發動貿易戰的根本原因“善意”而又簡單地回結為(wei) 中國過早公布了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規劃,公布了“2025製造”規劃,甚至回結為(wei) “厲害了,我的國”這樣一句口號的提出;有同道把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回結為(wei) 我黨(dang) 隆重紀念了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等等。他們(men) 以為(wei) ,不這樣做就不會(hui) 刺激美國,就不會(hui) 有中美貿易戰;美國發動的貿易戰是中方考慮不周、沒有堅持“韜光養(yang) 晦”的方針造成的,是一次偶然性事件。
筆者不讚成上述看法。馬克思主義(yi) 以為(wei) ,事物的必然性往往通過偶然性開辟道路。中美之間突發的貿易戰,從(cong) 表麵看有其偶然性,但其必然性在起支配作用。早在1945年8月13日,中華民族正沉醉在抗戰勝利的鑼鼓聲中,毛澤東(dong) 在論述《抗日戰爭(zheng) 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men) 的方針》時說:美國帝國主義(yi) “要把中國變成美國的附庸,它的這個(ge) 方針也是老早定了的”。[19]1949年6月,毛澤東(dong) 在《論人民民主專(zhuan) 政》中指出:“我們(men) 要學習(xi) 景陽岡(gang) 上的武鬆。在武鬆看來,景陽岡(gang) 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樣,不刺激它也是那樣,總之是要吃人的。”[20]美國政府不中斷更換班子,但要把中國變成美國的附庸這一根本企圖從(cong) 來也沒有改變過。認清這一點,異常重要。1989年6月9日,鄧小平在談到“六四”政治風波時說:“這場風波早晚要來。這是國際的大天氣和中國自己的小天氣所決(jue) 定了的,是一定要來的,是不以人們(men) 的意誌為(wei) 轉移的,隻不過是早晚的題目,大小的題目。”[21]筆者以為(wei) ,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僅(jin) 僅(jin) 也隻能是手段。要把中國變成美國的附庸,這才是美國的根本目的。
為(wei) 什麽(me) 在2018年美國當局要打響中美貿易戰?套用鄧小平關(guan) 於(yu) “六四”政治風波的講話說,中美貿易戰早晚要來。這是國際的大天氣和中國自己的小天氣所決(jue) 定了的,是一定要來的,是不以人們(men) 的意誌為(wei) 轉移的,隻不過是早晚的題目、大小的題目。
美國之所以發起貿易戰,是由於(yu) 特朗普政府以為(wei) 現行全球貿易格式不利於(yu) 美國實體(ti) 經濟的發展。美國已經長期處於(yu) 金融資本主義(yi) 主導之下,但以美國的體(ti) 量特別是金融霸權和軍(jun) 事霸權等,製造業(ye) 的空心化、虛擬經濟和實體(ti) 經濟產(chan) 出比例的失衡等必然使實在體(ti) 經濟難以支撐整個(ge) 經濟體(ti) 的正常運轉,也必然使得金融危機爆發的頻率和烈度不中斷提升,終極傷(shang) 及其競爭(zheng) 上風。
三、美國當局發動中美貿易戰的目的
1.從(cong) 眼前看,美國當局發動中美貿易戰的直接目的
(1)為(wei) 在朝鮮半島生事。朝鮮半島曆來是帝國列強威脅、侵略我國的跳板。美國企圖威逼我國在朝鮮半島上無原則、無窮度地讓步,以配合其搞垮北朝鮮政權,這樣他就可以在我國頭部先插上一刀,進而在今後一些年內(nei) 接著從(cong) 釣魚島、台灣再在我國腹部捅上一刀,然後再從(cong) 我國的腳下南海捅來。三刀並捅,終極將會(hui) 捅垮社會(hui) 主義(yi)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習(xi) 近平同道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心高瞻遠矚,在不到一年時間內(nei) 四次會(hui) 見朝鮮勞動黨(dang) 委員長、國務委員會(hui) 委員長金正恩,打破了一些國家的罪惡圖謀。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盡管有所緩和,但美國當局企圖從(cong) 朝鮮半島進手威懾我國的戰略企圖盡對不會(hui) 改變。在特定的條件下,美國當局仍會(hui) 製造新的借口,在那裏接著生事。
(2)為(wei) 讓中國多買(mai) 他的東(dong) 西。美國當局的重中之重是就業(ye) 。中國在世界上是最大的市場。無論農(nong) 業(ye) 還是製造業(ye) 或是服務業(ye) ,中國大量購買(mai) 美國的東(dong) 西,美國就業(ye) 率就輕易攀升,稅收就得以維持,美國當局無論是在國內(nei) 還是在海外的日子都會(hui) 好過。
(3)全麵打壓我國第一、二、三產(chan) 業(ye) 發展特別是“2025製造”規劃。美國戰略家基辛格曾說:誰控製了石油,誰就控製了所有國家;誰控製了糧食,誰就控製了人類;誰控製了貨幣,誰就控製了世界。先看第一產(chan) 業(ye) 。當年我國在申請加進WTO時,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就說,我們(men) 讓中國加進WTO的目的之一,就是為(wei) 了搞垮中國的農(nong) 業(y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誇大,我們(men) 自己的飯碗裏必須盛著自己的糧食。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一重要指示,在今後一些年內(nei) 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yi) 。再看第二產(chan) 業(ye) 。美國當局如此對待我國沒有上市的華為(wei) 公司,如此“圍剿”我國的5G產(chan) 品,特別是企圖打掉我國“2025製造”規劃,就是從(cong) 根本上遏製我國未來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接著看第三產(chan) 業(ye) 。第三產(chan) 業(ye) 的核心是金融服務業(ye) 及互聯網領域。美國當局企圖擠壓我國金融、互聯網等領域無度開放,這樣有利於(yu) 在遏製我國發展的進程中充分發揮其軟實力和巧實力的作用,企圖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在金融領域一輪一輪地洗劫我國,並在意識形態領域引誘我國步進蘇聯亡黨(dang) 亡國之路。
以上三條,我們(men) 有我們(men) 的底線。我們(men) 正在以最大的誠意、最大的耐心、最大限度的“寬收留”爭(zheng) 得與(yu) 美方合作共贏。這一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對於(yu) 這一點,我們(men) 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必須要有充分的熟悉。條件成熟時可適當對此進行一些必要的通氣與(yu) 教育,以消除一些幹部群眾(zhong) 不應有的誤解。
2.從(cong) 長遠和根本上說,中美衝(chong) 突一定會(hui) 有的
1971年10月20日,毛澤東(dong) 與(yu) 周恩來、葉劍英討論中美關(guan) 係時說:“美國事‘計算機的國家’,他們(men) 是算好了的。”[22]1975年12月2日,毛澤東(dong) 會(hui) 見美國總統福特,在福特說要使全世界都相信中美兩(liang) 國關(guan) 係良好時說:“慢慢來。”當福特說打算在明年後改善雙邊關(guan) 係時,毛澤東(dong) 說:“那好。希看以後兩(liang) 國友好。我們(men) 衝(chong) 突一定是有的,由於(yu) 我們(men) 中國和美國兩(liang) 國的社會(hui) 製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23]
毛澤東(dong) 為(wei) 什麽(me) 說希看中美友好,但中美衝(chong) 突一定是有的呢?
(1)中美合作共贏關(guan) 係中的中方原有物質資源和發展方式的紅利已相對匱乏。我國原有的物質資源主要指土地資源、各種物質資源、城鄉(xiang) 居民存款再貸出資源、環境資源、市場資源、廉價(jia) 勞動力資源等;我國原有的發展方式主要指高投進、低產(chan) 出的粗放型發展方式。美國立國的文化和哲學最深厚的基礎可能就是杜威的實用主義(yi) 。以上六個(ge) 資源豐(feng) 厚時,外資到我國來賺錢輕易,以上六個(ge) 資源相對匱乏時,創新是我國唯一出路並下決(jue) 心創新之時,美國還會(hui) 與(yu) 我們(men) 合作共贏嗎?前不久,基辛格在北京訪問期間的最後一次晚宴上說:中美關(guan) 係再也回不到過往了,要重新定位。基辛格在這裏用婉轉的方式道出了他的真心話,此結論異常重要,不可忽視。這與(yu) 其前幾年所說“當今的國際體(ti) 係正在經曆四百年來未有之大變局”的思想是一致的。筆者揣測,基辛格提出此判定,其主要依據可能就是中國原有的物質資源和發展方式的紅利基本上已被開釋,美國將會(hui) “與(yu) 時俱進”,企圖采用新的辦法在我國繼續獲取豐(feng) 厚的利潤。比如,擠壓我國金融和互聯網的無度開放,打壓我國高科技產(chan) 業(ye) 和高端製造業(ye) 的正常發展等。這也就是說,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與(yu) 美國合作共贏的原有方式、辦法已經很難維持。
(2)美國國內(nei) 經濟題目嚴(yan) 重。2008年以來,美國基礎貨幣發行量從(cong) 8000多億(yi) 美元增加到現在的四萬(wan) 億(yi) 美元。2019年2月12日,美國財政部稱,美國未償(chang) 公共債(zhai) 務總額已達22.01萬(wan) 億(yi) 之多。美國總債(zhai) 務為(wei) 130多萬(wan) 億(yi) 美元。美國80%以上的財富來自以金融為(wei) 核心的服務業(ye) ,全國從(cong) 事實業(ye) 的人口不到20%,美國成為(wei) 債(zhai) 台高築的雙赤字國家。美國每年僅(jin) 支付利息就有1萬(wan) 多億(yi) 美元,幾乎即是中國政府一年的財政收進。這是典型的金融帝國主義(yi) 國家長期積澱的根本性特征。冷熱自知的美國帝國主義(yi) ,已呈現捉襟見肘的難過之態。美國國內(nei) 困難越多,美國當局就必然會(hui) 越加快步伐,采取種種手段把困難向其他國家和地區轉移。
(3)美國對我國實施和平演變企圖進一步幻滅。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之後,以習(xi) 近平同道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心堂堂正正向世界公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道路、理論、製度和文化這“四個(ge) 自信”,這也導致美國當局企圖對我國進行和平演變希看的幻滅,並加緊對我國更多地采取強硬的手段。
(4)我國經濟高速發展40年,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但有不少深層次題目凸顯,美國想對我國“半渡而擊”。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在中國這樣一個(ge) 擁有13億(yi) 多人口的國家深化改革,盡非易事。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進深水區,可以說,輕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24]也就是說,我國正在涉渡改革之河的深水區,美國當局恰擇其時,果中斷出手,企圖強逼我從(cong) 經濟、政治、文化和對外政策等方麵全麵實行符合他們(men) 利益的所謂的“改革”,即放棄黨(dang) 的領導、改變我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
(5)意識形態和社會(hui) 製度的根本不同。1959年10月1日,毛澤東(dong) 在會(hui) 見來訪的赫魯曉夫時,赫魯曉夫說:“這次我們(men) 到美國往,感覺美國很怕中國。”毛澤東(dong) 回答:“它怕的不是今天的中國,而是明天的中國。”[25]1960年1月17日,毛澤東(dong) 在中共中心政治局擴大會(hui) 議上說:“帝國主義(yi) 的策略是可以靈活運用的,它的本性是不能改變的,這是從(cong) 資產(chan) 階級的本性不能改變而來的。隻要有資產(chan) 階級存在,戰爭(zheng) 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個(ge) 時期,一個(ge) 相當時期能夠避免,這是可能的。”[26]1989年9月4日,在經曆“六四”政治風波之後,鄧小平在與(yu) 幾位中心負責同道談話時說:“帝國主義(yi) 肯定想要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變質。”[27]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成功本身,就是對美國資本主義(yi) 製度與(yu) 價(jia) 值觀的嚴(yan) 重挑戰。美國在貿易談判中特別誇大中國的“結構性改革”,他們(men) 所說的“結構性改革”本質上一是要我國放棄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二是放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從(cong) 眼前和局部看,我們(men) 與(yu) 美國有不少利益交匯點,尤其是經濟貿易往來相互額度占比高;但從(cong) 根本和長遠看,以美國為(wei) 首的資本主義(yi) 道路、理論體(ti) 係、製度和文化與(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理論體(ti) 係、製度和文化是根本對立的。我們(men) 很希看中美友好,但中美衝(chong) 突一定會(hui) 有。
(6)即使中國搞資本主義(yi) ,美國也不希看中國發展強大。美國當局直接喊出“讓美國再次偉(wei) 大”,從(cong) 另外一麵看,就是企圖使別國其中包括我國永遠處於(yu) 從(cong) 屬甚至附庸的位置。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在資本主義(yi) 營壘內(nei) 先打起來的。對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的中國,美國能讓你“和平崛起”嗎?
當今中美貿易戰恰如當年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躲不開、繞不過、不得不應對的根本性衝(chong) 突。由於(yu) 我國應對得當,同時由於(yu) 美國困難確實繁多,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和題目上可以達成共叫,並使雙方共贏。但在一些關(guan) 鍵性題目上,中美之間往往針鋒相對。對我國來說,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講,當前正在進行的中美貿易戰是一場遭遇戰,同時也必將是一場持久戰。這是與(yu) 當年時間不太長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不同之處。中美貿易戰這場持久戰如同行進在“風景”奇異的山陰道上,此時會(hui) 山窮水盡,彼時又會(hui) 柳暗花明,接著還可能是狂風驟雨等,各種可能甚至是難以預料的情況會(hui) 應接不暇。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我們(men) 都應有米兰体育全站相應的充分預備。
四、積極管控和穩妥應對中美貿易戰
1.我們(men) 要開釋最大的誠意,盡力保持與(yu) 美國良好的合作共贏的經貿關(guan) 係與(yu) 外交關(guan) 係
1972年2月,在與(yu) 美國總統尼克鬆交談時,談到首都機場的大標語:“全世界團結起來,打倒帝、修、反”的口號和毛澤東(dong) “隻爭(zheng) 朝夕”詩句時,毛澤東(dong) 笑著說:“這話像放空炮。”真正的共產(chan) 黨(dang) 人隻能是革命的浪漫主義(yi) 與(yu) 現實主義(yi) 的有機有效的同一論者。我們(men) 深知,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的合作將造福兩(liang) 國,也將惠及世界。中美之間必然會(hui) 有競爭(zheng) ,但不必非做對手,更需要當夥(huo) 伴。當今美國的GDP居全球第一位,現在還是國際機構、國際秩序和國際規則的主要主導者,其產(chan) 出目前在世界產(chan) 出中約占22%,但美元在跨境商品計價(jia) 、儲(chu) 備、結算、活動性和融資等方麵都占一半以上。美國的製造業(ye) 在衰落,但盡大部分高新科技掌控在其手中。美國當前的軍(jun) 費開支超過全球前5名軍(jun) 費開支最多國家的總和,幾乎接近全球軍(jun) 費開支的一半。特朗普發誓要“讓美國重新偉(wei) 大”,就是要企圖保持其霸權主義(yi) 的第一世界的位置。我國外交部多次表態,中國實現自身現代化的道路還很長,我們(men) 不會(hui) 也不必往取代美國的作用。但是,美國內(nei) 政與(yu) 外交同樣都有著難以消解的困難,同樣有求於(yu) 我;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美之間又在一定範圍內(nei) 和程度上形成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中美之間在一定範圍內(nei) 和一定程度上還有合作共贏的空間。作為(wei) 經貿利益高度融合的兩(liang) 個(ge) 大國,作為(wei) 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ti) ,中美兩(liang) 國政府既應對兩(liang) 國人民負責,也應對世界各國負責。我們(men) 始終希看雙方心平氣和地坐下來,通過同等和建設性對話,共同找出一個(ge) 互利雙贏的解決(jue) 辦法。我們(men) 將盡最大誠意爭(zheng) 取與(yu) 美國合作共贏的最大化。假如美國當局死抱著冷戰思維與(yu) 零和博弈不放,其必將在世界其他各國和各國人民眼前輸了理,就會(hui) “越使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無理”。[28]從(cong) 另外一個(ge) 角度講,這也不是什麽(me) 壞事。
2.自朝鮮、越南戰爭(zheng) 後,美國曆任當局都深諳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之道、之妙,應高度警惕美國不中斷花樣翻新的所謂“軟實力”、“巧實力”和“巧競爭(zheng) ”
假如說,特朗普政府剛剛就任之時,更多迷信其硬實力的話,經過幾年的曆練,現在也越來越倚重其所謂的軟實力等。隨著以我國為(wei) 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崛起,美國與(yu) 中國等其他國家的較量將綜合使用貿易戰、金融戰、技術戰、輿論戰和軍(jun) 事衝(chong) 突甚至戰爭(zheng) 邊沿等手段,因此在關(guan) 注看得見硝煙的戰場的同時,更要高度重視看不見硝煙的戰場。有時候,人們(men) 往往會(hui) 覺得理論特別是概念比較枯燥,講故事的方式可能給人印象更為(wei) 深刻。什麽(me) 是軟實力、巧實力和巧競爭(zheng) 呢?2000年10月,筆者訪問美國,與(yu) 美國亞(ya) 洲安全事務顧問交談。筆者問:“煩您開個(ge) 藥方,我們(men) 中國如何做,中美兩(liang) 國才能建立真正牢固的長期友好合作關(guan) 係?”他回答:“中國必須變成民主國家。”筆者說:“民主國家的概念太抽象。”他回答:“就像台灣那樣總統直選。”大家看,他不僅(jin) 把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和道路規劃得清清楚楚,還把我國神聖領土台灣十分輕鬆地分裂了出往。筆者接著問:“美國和中國目前政策都不變,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你們(men) 有沒有把握把中國變成您所說的所謂民主國家?”可能是所問題目太尖銳,他猶豫了片刻,然後十分肯定地回答說:“有!”2001年3月,應日本外務省的邀請,筆者率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代表團訪問日本。訪問期間,曾與(yu) 日本某大學的一位與(yu) 其外務省關(guan) 係密切的教授交談,這位教授建議說:“你們(men) 要避免台海衝(chong) 突,就要考慮實行‘聯邦製’、多黨(dang) 製;甚至可考慮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改個(ge) 名字,改一個(ge) 字也行,也就是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的‘產(chan) ’字改成‘和’字,叫‘中國共和黨(dang) ’,這樣一來,中美、中日之間的一切障礙都不存在了。奧運會(hui) 可以讓你們(men) 申辦成功,WTO可以讓你們(men) 加進,另外人權、‘六四’題目等也可以不再追究。否則,你們(men) 與(yu) 台灣也很難同一。”當筆者說“美日關(guan) 係是美國為(wei) 主導,你們(men) 日本人說了不算”時,這位教授說:“建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改名字,是美國與(yu) 我們(men) 等多方麵反複商量好的。比如,2000年我出國15次,其中到中國大陸6次,到美國4次,往歐洲3次,往台灣、印度各1次。”世界上最大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改了名字,中國和世界將是什麽(me) 狀況呢?2008年5月,筆者到英國訪問,與(yu) 英國從(cong) 事國際戰略研究的負責人交談。筆者問:“煩您坦率地談談中美關(guan) 係的遠景。”他說:“中國要硬實力崛起,美國則會(hui) 舉(ju) 雙手歡迎。中國若想軟實力崛起,美中之間早晚必然會(hui) 發生直接的全麵的衝(chong) 突。”私下裏,筆者又請他解釋“硬實力”與(yu) “軟實力”在這裏的特定內(nei) 涵,他說:“硬實力就是GDP增長,就是中國負責生產(chan) ,美國負責消費。軟實力就是文化的自信與(yu) 高科技的發展。”黨(dang) 的十八大後,我們(men) 誇大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和科技創新之後,美國開打了中美貿易戰。
3.由於(yu) 我國的發展壯大和美國寄予的和平演變企圖的逐步幻滅,美國已開始實施對我國進行全方位的打壓、遏製政策,我們(men) 必須有所預備
美國國內(nei) 貧富差距的急遽擴大,使其國內(nei) 社會(hui) 主義(yi) 思潮也有些微顯露;但由於(yu) 強大資本的多年統治,美國人民無論在經濟、政治還是文化上都仍然處於(yu) 極度的弱勢。美國當前國內(nei) 的主要矛盾還不是無產(chan) 階級與(yu) 資產(chan) 階級的矛盾,而是產(chan) 業(ye) 資本與(yu) 金融資本之間的博弈。但這兩(liang) 種氣力又有著高度的契合點。國際金融壟中斷資本需要依靠美元霸權進行全球擴張,而美元霸權的持續有賴於(yu) 美國的軍(jun) 事霸權,美國的軍(jun) 事霸權又有賴於(yu) 美國掌控製造業(ye) 的高端環節。在資本主義(yi) 經濟危機嚴(yan) 重到無法通過各種“和平”手段解決(jue) 的時候,通過對外發動戰爭(zheng) 或者引發其他國家與(yu) 地區之間的戰爭(zheng) ,是符合產(chan) 業(ye) 資本即美國軍(jun) 工複合體(ti) 與(yu) 金融資本的共同利益的。最近有報道說,美國海軍(jun) 陸戰隊已經進駐我國台灣島,這是在挑戰我國的底線。一些人總是懼怕戰爭(zheng) ,怕為(wei) 此使我國喪(sang) 失新的戰略機遇期,這種擔心不是沒有一點道理。但是,帝國主義(yi) 亡我之心不死,這是更大的道理。這一更大的道理在管著其他小一點的道理。經濟是基礎,但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而戰爭(zheng) 則是政治的最高手段。2019年4月3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北約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上竟然警告說:“未來幾十年中國將是北約最大的挑戰之一。”間隔遠遠的中國竟然是北約的最大挑戰之一,難道咄咄怪事?!這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從(cong) 未有過的。彭斯還多次講過類似話語,這盡不是其個(ge) 人的偏見。這隻能說明,這是美國要向我國發起挑戰在尋找借口,其他任何解釋都是無法講得通的邏輯。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講,國內(nei) 外敵對勢力在我國布局已經多年。當我們(men) 要果中斷保衛我們(men) 國家的核心利益之時,他們(men) 就可能集中一切氣力進行戰略收網。先以軟實力為(wei) 主,主要是意識形態、金融等領域,然後是掀作街頭政治,搞顏色革命等。也盡不排除在我國周邊生事,唆使其仆從(cong) 國在我國邊境挑起局部戰爭(zheng) 的可能性。我們(men) 盡不能說和平是世界唯一的遠景,一些狂人在預備著戰爭(zheng) 。這正如毛澤東(dong) 在1959年所說:“帝國主義(yi) 為(wei) 了維持軍(jun) 火產(chan) 業(ye) 和奪取外國的利益,需要一定程度的緊張局勢。”[29]當然,他們(men) 對我最先挑起的將會(hui) 是代理人的戰爭(zheng) 。朝鮮半島、台灣海峽、釣魚島、南海、中印邊境等地,都是他們(men) 覬覦的地方。1958年9月,毛澤東(dong) 說:“世界上的事情你不想到那個(ge) 極點,你就睡不著覺”;“怕,它也打,不怕,它也打。既然是怕也打,不怕也打,二者選哪一個(ge) 呢?是怕好,還是不怕好?天天總是怕,在幹部和人民心裏頭不鼓起一點勁,這是很危險的。我看,還是橫了一條心,要打就打,打了再建設。”[30]1959年12月,毛澤東(dong) 還說:“即使簽訂了不打仗的協定,戰爭(zheng) 的可能性也還存在,帝國主義(yi) 要打的時候,什麽(me) 協定也不算數。”[31]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的性質決(jue) 定我們(men) 決(jue) 不能搞霸權主義(yi) ,更不會(hui) 侵略別人。我國總的方針是自衛和防禦的反侵略戰略,不能也不會(hui) 不顧國力大搞武備競賽。但新中國成立70年的實踐已經證實,隻有時刻預備打仗,不怕打仗,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扼住企圖染指我國神聖領土的侵略戰爭(zheng) 的喉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方麵莊重宣告:“中國決(jue) 不會(hui) 以犧牲別國利益為(wei) 代價(jia) 來發展自己,也決(jue) 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32] 另一方麵又特別誇大:“我們(men) 保衛和平、維護安全、懾止戰爭(zheng) 的手段和選擇有多種多樣,但軍(jun) 事手段始終是保底手段。”[33]以習(xi) 近平同道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心未雨綢繆,搶占先機,大刀闊斧進行軍(jun) 隊編製體(ti) 製改革,深進開展反腐鬥爭(zheng) ,在我國南海采取必要的防衛舉(ju) 措等,都為(wei) 我國贏得新的戰略機遇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4.資本主義(yi) 內(nei) 部包括美國內(nei) 部盡不是鐵板一塊,我們(men) 既要敢於(yu) 鬥爭(zheng) ,又要善於(yu) 鬥爭(zheng)
比如,我們(men) 決(jue) 不能低估美國與(yu) 其他發達國家在根本製度和意識形態方麵的高度一致性,但他們(men) 之間同樣有著不同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美國為(wei) 了自己狹隘的一己私利,大搞單邊主義(yi) 、貿易保護主義(yi) ,等等,已經引發其他發達國家的嚴(yan) 重不滿。我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yi) ,反對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yu) 人,反對幹涉別國內(nei) 政,這已經贏得其他廣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廣泛讚譽。又比如,這些年來,美國的跨國金融資本是最大受益者,相當比重的產(chan) 業(ye) 資本受損;美國的東(dong) 西海岸地區是受益者,中部地區受損;美國的巨富階層是受益者,所謂中產(chan) 階級麵臨(lin) 向下活動的危險等。我國已經針對美國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對象,有區別地做好相應的工作。
5.美國既是真老虎,但在本質上又是紙老虎,勝利終極必然屬於(yu) 人民
1953年9月,毛澤東(dong) 說:“美帝國主義(yi) 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34]1958年12月,毛澤東(dong) 說:“帝國主義(yi) 和一切反動派也有兩(liang) 重性”,“一麵,真老虎,吃人,成百萬(wan) 成千萬(wan) 地吃人。”[35]以美國為(wei) 代表的國際壟中斷資本的本性是要嗜血的,汲吞不了新的血液,它就必然死亡。所以,不管你是否刺激它,它都是要吃人的。它在本質上是真老虎,這毫無疑義(yi) 。我們(men) 還應看到,以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強國,已經發展了幾百年,某些方麵的製度也遠比我們(men) 成熟得多。況且它們(men) 經驗豐(feng) 富,在我國布局也已多年,在具體(ti) 應對上,我們(men) 必須高度重視它們(men) ,盡不能大意。對於(yu) 這一點,我們(men) 盡不能重犯我黨(dang) 曆史上所出現過的“右派幼稚病”。我們(men) 要牢記,美國事真老虎。這是建立在我們(men) 的戰術思想上的。
1959年3月4日,毛澤東(dong) 在會(hui) 見美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心書(shu) 記傑克遜時說:“無論從(cong) 軍(jun) 事、政治、經濟方麵來看,美國都是擴張得非常大的。它越擴張得大,氣力就越分散,反對的人也越多,這樣,事情就會(hui) 向它的意願的反麵發展了。美國就似乎一個(ge) 用雙手抱著一大堆雞蛋的人一樣,雞蛋堆得滿滿地,可是一動都動不得,千航貨運 空運價(jia) 格,稍一動雞蛋就掉下來了。美國國內(nei) 的情況也不那麽(me) 好”,“這不是興(xing) 旺的征象。”[36]1970年10月8日,毛澤東(dong) 對來訪的金日成說:“這個(ge) 美國,它管的地方太寬了,又要管亞(ya) 洲,又要管歐洲,又要管中東(dong) ,又要管非洲,又要管拉丁美洲,還要管它本國的人。現在世界大戰可能性比較小,我看也是有原因的,就是帝國主義(yi) 搞世界大戰信心不足。美國的氣力還是相當大的,但是它抓得很寬哪,氣力不能集中,就難解決(jue) 題目。要打,靠美國。而一打呢?勢必有些地方的革命要趁機而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出了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出了我們(men) 這些國家。現在還不能中斷定它一定不打。總而言之,美國人進退兩(liang) 難。要退,它不願意;要打,打不下往,它也難。”[37]現在看來,美國當局依然是外強中幹的紙老虎。從(cong) 表象看,美國當局拿腔作勢、氣勢洶洶,是挺唬人的。但從(cong) 戰略上看,金融帝國主義(yi) 及其在各方麵的代理人,都不過是垂死的氣力,已經腐爛,沒有前途。我們(men) 有理由蔑視他們(men) 。但是,以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強國,已經發展了幾百年,某些方麵的製度遠比我們(men) 成熟,況且它們(men) 經驗豐(feng) 富,在我國布局已多年,在具體(ti) 應對上我們(men) 必須高度重視他們(men) ,盡不能大意。有人總想早一點結束中美貿易戰,一心一意在我們(men) 國內(nei) 搞建設,這一願看無疑是很好的。但是,假如套用毛澤東(dong) 在抗美援朝時的一係列戰略思想,我們(men) 也完全可以這麽(me) 說,中美貿易戰不是我們(men) 要打的,是美國當局要打的。這個(ge) 仗要打多久時間,不是由我們(men) 所能決(jue) 定的,是由美國當局決(jue) 定的。我們(men) 的態度也隻能是,他們(men) 要打多久,我們(men) 就打多久,一直打到他們(men) 服輸的時候為(wei) 止,打到我們(men) 完全勝利的時候為(wei) 止。我們(men) 不怕拖,也不性急。該談則談,該打則打,該和則和。中國人民一旦站起來了,就不會(hui) 收留許世界上其他國家再用種種形式侵略我們(men) 。中華民族就是這樣一個(ge) 果中斷戰鬥的民族。毛澤東(dong) 說:“美帝國主義(yi) 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38]正因如是,必須深刻估計到各種可能碰到和必然碰到的困難情況。但是,我們(men) 在任何時候都深知,也正如毛澤東(dong) 所說:“美國帝國主義(yi) 是外強中幹的。我們(men) 要有清醒的頭腦,這裏包括不相信帝國主義(yi) 的‘好話’和不害怕帝國主義(yi) 的恐嚇。”[39]同時,美國又是紙老虎。這是建立在我們(men) 的戰略思想上的。
注釋:
[1]《習(xi) 近平會(hui) 見美國貿易代表和財政部長》,《人民日報》2019年2月16日。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448頁。
[3]《毛澤東(dong)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頁。
[4]《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8頁。
[5]《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頁。
[6]《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4頁。
[7]《毛澤東(dong) 軍(jun) 事文集》第3卷,軍(jun) 事科學出版社、中心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頁。
[8]《毛澤東(dong) 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6頁。
[9]《毛澤東(dong)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頁。
[10]《習(xi) 近平會(hui) 見美國貿易代表和財政部長》,《人民日報》2019年2月16日。
[11]《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5頁。
[12]《毛澤東(dong) 年譜(1949—1976)》第4卷,中心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321頁。
[13]習(xi) 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12月19日。
[14]以上主要數據來自新華社世界題目研究中心李長久研究員。
[15]《毛澤東(dong)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頁。
[16]《〈赫魯曉夫言論〉第三集的出版者說明》,《人民日報》1965年2月26日。
[17]《建國以來毛澤東(dong) 文稿》第13冊(ce) ,中心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170頁。
[18]《毛澤東(dong) 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6頁。
[19]《毛澤東(dong) 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2頁。
[20]《毛澤東(dong) 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3頁。
[21]《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2頁。
[22]《毛澤東(dong) 年譜(1949—1976)》第6卷,中心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411頁。
[23]《毛澤東(dong) 年譜(1949—1976)》第6卷,中心文獻出版社 2013年版,第627頁。
[24]《習(xi) 近平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zhuan) 訪》,《人民日報》2014年2月9日。
[25]《毛澤東(dong) 年譜(1949—1976)》第4卷,中心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193頁。
[26]《毛澤東(dong) 年譜(1949—1976)》第4卷,中心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310頁。
[27]《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頁。
[28]《毛澤東(dong)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6頁。
[29]《毛澤東(dong) 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頁。
[30]《毛澤東(dong) 年譜(1949—1976)》第3卷,中心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436頁。
[31]《毛澤東(dong) 年譜(1949—1976)》第4卷,中心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264頁。
[32]《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勝利》,《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
[33]《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建軍(jun) 9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7年8月2日。
[34]《毛澤東(dong) 軍(jun) 事文集》第6卷,軍(jun) 事科學出版社、中心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頁。
[35]《毛澤東(dong)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6頁。
[36]《毛澤東(dong) 年譜(1949—1976)》第3冊(ce) ,中心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621~622頁。
[37]《毛澤東(dong) 年譜(1949—1976)》第6冊(ce) ,中心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344頁。
[38]《毛澤東(dong) 軍(jun) 事文集》第6卷,軍(jun) 事科學出版社、中心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頁。
[39]《毛澤東(dong) 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2~1133頁。
(作者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刊發時,個(ge) 別文字作了調整)
來源:《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研究》2019年第7期
作者:李慎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